家庭阅读存在6个误区

hwfxw3年前 (2021-06-21)家庭教育1218

  在一次给家长作的关于作文的讲座上,家长们七嘴八舌讨论了引导孩子阅读和作文的各种看法和做法,提出各种疑惑。这些家长素质很高,很支持孩子课外学习,也愿意陪伴孩子,令我感动。不过,交流中我发现,他们的家庭阅读存在6个误区,可能也是当前家庭阅读普遍存在的问题。


  误区一:只读绘本。绘本也叫图画书,它适合幼儿,在早期教育中起到很好的作用,对幼儿的语言启蒙以及行为、习惯、安全意识和美德教育等方面,也起到一定的作用。绘本的创作和出版,通常是针对学龄前儿童的。在欧美国家,绘本很少成为小学生读物,通常是家庭亲子读物。


  现在,很多出版社和书商大量引进绘本或做原创绘本,为了营销,就片面夸大绘本的阅读价值。而且绘本也很好讲读,一般人都可以顺利完成绘本阅读的任务。于是很多家长就把绘本当成家庭亲子阅读的主要材料,或只给孩子读绘本。有些语文老师也一味要求学生读绘本,在学校开设绘本阅读课。其实,真正的阅读能力,是读文字书的能力,只读绘本解决不了阅读问题,容易患阅读偏食症。只读绘本的孩子以后可能不习惯甚至不爱读纯文字书。


  误区二:只读流行书。有些家长只给孩子读《淘气包马小跳》《笑猫》《冒险小虎队》《查理九世》等当下流行的童书,不少家长按照媒体的排行榜来给孩子买书,炒作得越热的书,他们越喜欢买给孩子读。


  大家都知道,《查理九世》卖得特别火,出版社挣了很多钱,但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为禁书了,因为它宣扬暴力、死亡,造成很多负面影响。目前流行的童书绝大部分是搞笑的,或者是故弄玄虚,以所谓“幽默故事”来抓眼球。流行书大多是同质化的书,读得再多,也只是消遣,很难培养好的阅读趣味和高的阅读品位。有的流行书故事的确吸引人,但文字缺乏美和诗意,孩子只读故事,只被情节吸引,读得再多,也难以培养语言的敏感性,更不可能培养思考力和判断力。


  误区三:只读某一类书。有的家长只给孩子买科普书和知识读物;有的家长觉得孩子一定要懂历史、学知识,于是给孩子买了一堆类似《吴妈妈讲中国历史》和《林汉达历史故事集》之类的书;有的家长喜欢哲学,给二年级的孩子买了一堆哲学书,甚至连《西方哲学史》都买来了;还有的家长只给孩子读“四大名著”,因为将来中考、高考要考。


  这些做法不能说完全不对,这些书也许孩子能读懂,也爱读,但类别单一,很难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。其实,小学生要多读些好的诗歌、散文、小说、童话等多种门类的童书。在读了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书外,增加一些历史、哲学的童书,可能效果更好。只让孩子读某一类书,通常是家长的功利性阅读观在起作用,不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对文字的信任感。


  误区四:一开始就读大部头的书。有位妈妈给刚上一年级的孩子买了“四大名著”,还问我《三国演义》和《水浒传》哪个版本好。我对这位妈妈说:“一年级,认字有限,而且理解力有限,先别给孩子读大部头。等孩子到了五六年级,认字多了,理解力强了,可以适当地在寒暑假读几本长篇小说,甚至读‘四大名著’。”


  读书要循序渐进,刚开始要给孩子读短一点、优美一点、有趣一点的文字,等孩子爱上了阅读,也有理解力了,他自然会爱读那些长一些的好书。一开始就读大部头,很容易难住孩子,让孩子在起步阶段产生阅读受挫感。有些孩子开始读书时,因为爸爸妈妈买的书都是大部头,他不能看懂和理解书里的诗意和美感,只好盯住情节读,结果读了很多却没有消化,只被故事打发了时间。


  误区五:跟着别人读书。有些家长看别的家长买什么书,自己也买什么书。还有不少家长几乎不逛书店,也很少去读童书,一味跟着媒体和文化公司搞的排行榜书单来买书,买回来一读,发现不怎么样。让孩子读,孩子也不怎么喜欢。


  家长也许不知道,很多书单和排行榜背后一般都有商业营销手段,不宜一味跟着媒体和所谓的“专家”后面买书。家长还是要亲自逛书店,自己学会挑书,同时和孩子一起分享阅读。和孩子一起读书、一起挑书,读多了,就可以找到自己的标准,了解什么才是好的童书,家长自己也会尝到再学习的快乐。


  误区六:只读书,不思考。有些家长给孩子买书舍得花钱,给孩子买的书也挺有质量,但却不参与或了解孩子读书的过程。有位爸爸对我说:“谭老师,我给孩子买了几百本书,孩子翻翻就扔一边了,也不知道有没有效果。”


  家长在鼓励孩子读好书、养成读书习惯的同时,还要指导孩子尽量读懂好书,多动脑筋、多思考。我告诉这位爸爸,他应该抽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,并且和孩子分享读书的体会和快乐,同时要鼓励孩子思考。不思考、不动脑筋的读书完全是消遣,快速而肤浅。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,鼓励孩子适当地做笔记、写感受,多和父母交流读书的体会。当然,家长要掌握好度,切忌要求孩子读每本书都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,逼孩子动脑筋反而会让孩子厌倦读书。


  相比这些误区,更值得注意的是,有些家长不太在意孩子读书的过程,有的家长压根儿就忽视孩子的读书,还有些家长甚至认为课外阅读没有什么用。孩子的精神成长需要读书,家长要学会指导孩子读书,引领孩子读书,还要善于自我学习,不能等待专家开“灵丹妙药”。


相关文章

谨慎和孩子做朋友 否则受害的还是孩子

谨慎和孩子做朋友 否则受害的还是孩子

  “和孩子做朋友”是最近几十年流行甚广的一句话,一个家教理念,也被众多家长所认可。但是,我想提醒大家,对于更多的中国家长,慎做孩子的朋友,对于一些家长,甚至就不要这样想,这样做。  原因有二,第一,...

教育的最高境界(深度好文)

一位教师给学生讲过这么一个故事: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,一位男士在海边散步,注意到沙滩的浅水洼里,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。被困的小鱼尽管近在海边,也许有几百条,甚至几千条,然而用不了多久,浅...

(深度好文)教育的最高境界,应该是从尊重生命开始!

暴风雨之后并没有看到彩虹,却听到了一个让我感动的故事。暴风雨席卷了海滩,海风退去之后,海边却多了很多小鱼,在潜水里游来游去,我漫步在海滩上,却并没有太在意,我知道,用不了多久,这些小鱼就会被干死。我继...

孩子上幼儿园了 千万别做多事妈妈

  孩子上幼儿园了,家人多半会担心孩子能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,所以不停向老师打听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。可是,有时候您又不免担心起来,因为感觉家人与老师的关系变得有些紧张,这样会影响老师对孩子的态度吗?而如...

如何利用暑假给中学生补补亲情课

  眼下正值暑假,满满的时间表、叠加的辅导班和无数的作业,成为学生假期必备的三大件。这么多的功课,这么紧的安排,却有一类很重要的课程被严重忽略了,那就是:亲情课。假期,是以家庭为中心进行交流、活动的最...

家长要了解孩子到底需要什么

  一篇北大毕业生“拉黑”父母的报道引发社会的热议。总体来说,父母和子女形成两大阵营。子女一方很多人感同身受,控诉父母对自己的“控制与伤害”;父母一方则更多的是无奈和心痛,不明白自己的一片好心,无限关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看不清,换一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